2010, 33(5): 513-519.
摘要:利用1979-2007年NOAA重建海温逐月资料和中国160站夏季降水资料,使用扩展奇异值分解(extended sing gularvaluede composition,ESVD)方法,研究了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异常季节内演变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前冬ElNion事件是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季节内变化相联系的最重要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模态。相应的降水异常季节内变化情况为:6月在长江以南为正异常,江淮流域有负异常;7月在华南沿海有负降水异常,而正异常北进到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也出现正降水异常;8月在长江南北分别为少雨和多雨。进一步研究前冬EL Nino事件与次年春夏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流层低层风场异常以及副热带高压等的联系,结果表明:EL Nino事件发生的次年春夏,热带西太平洋周边存在东负西正的海温异常分布;西太平洋反气旋异EL Nino事件发生的次年春夏,热带西太平洋周边存在东负西正的海温异常分布;西太平洋反气旋异常较强;副高在6月、7月偏西偏北,但在8月迅速南退。虽然与EL Nino事件相联系的6月与7月、8月的降水型不同,但是西太平洋反气旋异常带来的充沛水汽造成7月长江流域雨季多雨,8月副高迅速南退带来的又一次长江流域降水,造成了EL Nino事件发生次年夏季长江流域涝而华南沿海旱的夏季平均降水异常型。
2010, 33(5): 520-526.
摘要:王盘兴等在“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一文中定义了闭合气压系统的面积指数 S、强度指数P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并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案。但其中(λc,φc)的计算方案对 低纬系统的计算存在明显误差,误差原因是原方案中的极点球面坐标系不适合低纬系统的计算。 本文建立了一套原点位于搜索区Ω中心的新球面坐标系,通过坐标转换实现了低纬闭合气压系统 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准确计算。对7月南亚高压和1月蒙古高压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实 际计算表明,它既消除了低纬系统(南亚高压)(λc,φc)原计算方案的明显误差,又保持了与高纬系 统(蒙古高压)(λc,φc)原计算方案计算结果的一致。因此,本文给出了适于计算任意纬度闭合气 压系统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计算方案。
2010, 33(5): 527-535.
摘要:利用全球海洋—大气快速耦合模式(Fast Ocean Atmosphere Model,FOAM),采用模式中的初值方法,研究了湾区海温再现过程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FOAM模式很好地模拟了北大西洋湾流区的海温“再现”过程,模式中海面热通量异常与SST异常表现出不同步的响应特征。海面热通量异常在初冬季节达到最大值,而SS异常滞后,在冬季晚期达到最大值,从而在初冬和晚冬对北半球大气环流造成不同的影响。初冬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受海洋热通量异常的强迫,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上空呈现相当正压的异常低压槽响应,北极地区为异常高压脊,类似北极涛动的负位相,可能造成欧洲南部和北非大陆气温偏高,亚洲大陆气温偏低。而晚冬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受SST异常的驱动,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上空表现为相当正压的异常高压脊响应,北极地区为异常低压槽,类似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可能造成欧洲南部和北非大陆气温偏低,亚洲大陆气温偏高,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偏多30%左右。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异常由北大西洋湾流区海洋热通量和SST异常强迫下游大气环流所激发,进一步通过Rossby驻波的能量频散东传至北太平洋而造成的。
2010, 33(5): 536-546.
摘要:基于ERA40(ECMWF)1958-2001年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41站降水资料,通过观测分析揭示了华南春季土壤湿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春季华南土壤湿度与夏季华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降水呈正(负)相关;春季华南土壤湿度负(正)异常,夏季华南降水异常偏少(多),而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则偏多(少)。通过对春季华南土壤湿度异常年份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的诊断分析发现:土壤湿度负异常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明显偏西,华南地区对应异常的下沉运动和水汽辐散,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应异常的上升运动和水汽通量的辐合,降水偏多;土壤湿度正异常年的情况大致相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春季华南土壤湿度与同期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土壤湿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春季华南土壤湿度负(正)异常年的同期华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土壤湿度为正(负)异常,将导致南部区域的地表温度异常升高(降低),北部地表温度异常偏低(偏高),并通过改变地表对大气的加热,引起夏季大气环流的异常,最终造成夏季降水异常。
2010, 33(5): 547-554.
摘要: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异常型是近年发现的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为纬向“三极型”分布,其与ENSO的“偶极型”分布显著不同。利用1955-2005年Han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和温度资料,确定了中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并研究了这种海温异常型与中国东部同期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中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时,我国江淮流域、西南地区的东部整层水汽含量偏少并处于水汽通量辐散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同时该地区上空垂直温度平流为正异常,利于异常高温的形成;我国华南、西南地区的南部为整层水汽通量辐合区,水汽丰沛,且整层垂直温度平流为负异常,易发生低温多雨的天气气候。
2010, 33(5): 555-560.
摘要:以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的长波辐射、潜热、感热传输以及下垫面的热传导等能量之间的平衡,建立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预测雪面温度和积雪深度变化的融雪模型。利用2009年1—3月以及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湖北恩施雷达站的积雪观测数据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雪面温度和积雪深度都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当下垫面导热系数λg<0.5时,下垫面对雪深的影响很小;当λg≥0.5时,积雪融化速度随λg的增大而加快,说明下垫面的热传导是影响积雪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0, 33(5): 561-568.
摘要:利用MM5(V3.6)模式对2003年6月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从重力波的角度研究低纬高原地区MβCSs生命史较短这一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表明,大气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产生和传播,重力波的传播导致MβCSs的能量向两侧快速频散,使得成熟的MβCSs主体强度减弱,两侧有新的MβCSs生成并发展,中心降水也迅速减弱。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低纬高原地形使得大气在不稳定能量积累以后很快释放触发强降水,大气随即转化为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快速传播和MβCSs主体能量的迅速频散,使得低纬高原地区触发暴雨的MβCSs生命史较短,引发的降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征。
2010, 33(5): 569-575.
摘要:搭载在中国新一代极轨卫星FY-3A上的微波湿度计对于大气湿度以及云雨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利用其150GHz极化波段亮温和183-31GHz附近的水汽吸收波段亮温及其反演产品,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特大暴雨中10:00-11:00强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襄樊10:00-11:00强降水产生时,微波湿度计5个波段亮温均处于低值区的大梯度带;极化比、极化差出现明显的大、小值分裂;微波湿度计的高频通道资料表明,襄樊处于深对流中心地带,正是这种深厚的对流系统导致了襄樊的强降水。
2010, 33(5): 576-581.
摘要:给出了5种UHF风廓线雷达降水数据的判别方法,利用北京CFL-16型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于2007年6-8月获取的部分观测数据,对5种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在降水天气下判断正确率都在89%以上,其中,建立关于垂直径向速度和信噪比、垂直径向速度和谱宽的判别函数两种方法判断正确率均达99%以上。
2010, 33(5): 582-592.
摘要:利用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VIPS)资料,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结构及闪电时空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局地性强雷暴降雨天气中,降雨率峰值与闪电活动峰值关系有超前也有略滞后的情况;关于云闪和地闪出现时间,云闪一般要超前地闪5~15min;强降水回波单体中,总闪电次数的70%以上出现在大于40dBZ的强回波区,当最大回波强度大于60dBZ时,云闪出现在强回波区的概率接近90%,说明回波强度越强,云闪出现在强回波区的概率越大;对云闪与雷达回波垂直结构分析发现,强降水单体中云闪发生的高度主要在6km以上,且云闪发生频数峰值出现在8—11km高度。
2010, 33(5): 593-599.
摘要:采用中国1951-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在运用度日分析法分析全国、各省及省会城市近50a的平均温度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全国的度日变化情况;研究了中国六大区省会城市热度日(Heating Degree day,HDD)和冷度日(Cooling Degree day,CDD)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典型城北京、上海、广州CDD的上升趋势和上升率,并求得相关方程。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CDD的长期变化都呈上升趋势,上升率分别为117℃/(10a)、104℃/(10a)、251℃/(10a)。
2010, 33(5): 600-605.
摘要:以甜椒“苏椒13号”品种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不同彩色塑料薄膜(红、绿、黄、 紫、蓝、无色(CK))覆盖处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温室甜椒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 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45~60μmol·m-2·s-1和1000~ 1200μmol·m-2·s-1范围内;红膜处理的单叶最大光合速率最高达84μmol·m-2·s-1,紫膜 处理最低仅为289μmol·m-2·s-1;红膜和CK处理的甜椒叶片CO2饱和点明显高于紫膜和黄 膜处理,所有处理的CO2补偿点均在100μmol·mol-1左右。CK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绿膜处理最 低。不同色膜处理的晴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除蓝膜外,其 他色膜处理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均呈“W”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以红膜处理最高、紫膜 最低。气孔限制值以紫膜处理最高、红膜处理最低。红膜、黄膜处理可促进甜椒光合作用,而紫膜 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0, 33(5): 606-614.
摘要::以江苏省2006年夏、秋季自动站降水资料为例,对逐时、逐日自动站降水进行对比和统计分 析。为降低资料插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插值方法进行了修正。由南京、扬州、无锡和常州基础 站降水资料与相应自动站降水修正资料的对比可以发现,弱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且无论对于5 mm/h以内的逐时降水还是10mm/d以内的逐日降水,自动站与4个基础站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对 江苏省自动站降水资料进行系统订正具实际意义。另外,对阵性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分析发现,无论 降水量级大小,基础站降水大于自动站降水的几率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自动站网的建设进行完 善。由于自动站与基础站有一定的差异,建议对自动气象站的资料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估。
2010, 33(5): 615-623.
摘要:利用我国全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T213L31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SSI,对全球NO AA16、17的ATOVS资料进行了同化试验。对2007年7月16—18日发生在川渝地区的一次暴雨 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仅同化常规资料与加入卫星资料后的同化结果及模拟结果。 试验表明:T213L31模式加入同化AMSU资料后,可以改善降水预报,尤其是降水强度。通过连续 滚动同化卫星资料,模式对于大尺度环境场改进明显,模拟效果更加接近实况。AMSU资料的使 用可以改进温度场、湿度场以及风场,对于降水落区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化AMSU资料 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区的湿度,但是该区域为一个稳定维持的低湿中心占据,是造成降水落 区出现偏差的原因。
2010, 33(5): 624-633.
摘要:利用多成员集合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增暖各自对东亚夏季风趋势变化 的影响。试验所用模式是GFDLAM2大气环流模式,增暖是通过在气候平均海洋表面温度(SST) 基础上,叠加随时间线性增加的、相当于实际50a左右达到的SST异常来实现的。结果表明:热带 印度洋和太平洋共同增暖有使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单独印度洋增暖有使东亚夏 季风增强、华北降水增多的趋势,而单独太平洋增暖有使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即印度洋增暖与 太平洋增暖对东亚夏季风存在相反的、竞争性影响。进一步分析指出,热带太平洋特别是热带中东 太平洋的增温可能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夏季风年代际减弱有更重要的贡献;在未来热带 印度洋和太平洋持续增暖、但增暖强度纬向差异减小的新情况下,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可能还将 持续。
2010, 33(5): 634-637.
摘要:根据NCEP/NCAR提供的1968—1996年全球逐月、2008年1月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中 国气象局提供的降水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中国南部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期间东亚地区中低 空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地面蒙古冷高压是这次灾害性天气重要的 冷空气源地;700hPa异常偏强的低空西南风急流以及低空急流大风速中心随时间沿急流轴的传播 为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充足的动量、热量和水汽;850hPa流场西太平洋上空异常东南风、 印度洋上空异常西南风以及850hPa垂直速度场中国南部大陆异常上升气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2008年1月中国南部的天气;赤道辐合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南支槽的异常,致使东亚上 空不仅存在异常的南支槽前西风带水汽输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风带水汽输送,还存 在异常的由印度洋经孟加拉湾向中国南方大陆的水汽输送。
地址:江苏南京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邮编:210044
联系电话:025-58731158 E-mail:xbbjb@nuist.edu.cn QQ交流群号:344646895
大气科学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