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 封面

      2015, 38(2): 0-0.

      摘要 (680) HTML (0) PDF 95.91 K (1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封底
    • 封底

      2015, 38(2): 0-0.

      摘要 (664) HTML (0) PDF 256.95 K (1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全球变暖停滞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2015, 38(2): 145-15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50105002

      摘要 (1722) HTML (0) PDF 2.94 M (2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然而,1998年以来全球变暖出现了停滞(hiatus)现象。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全球变暖停滞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变暖停滞的物理机制。目前有关变暖停滞的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变暖停滞是由于外强迫造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自然变率产生的。外强迫的观点主要归结为太阳活动强迫、火山喷发气溶胶强迫、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强迫以及平流层水汽强迫四种作用。自然变率的观点则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多余热量进入到深海,尤其是海表700 m以下,且认为主要是由于海洋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又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影响,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冷;另一种则认为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的影响。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自然变率是产生全球变暖停滞的主要机制,人类活动产生的多余热量进入到深海,不过多余热量进入哪些海域尚存争议。

    • 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5, 38(2): 155-16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31229001

      摘要 (1627) HTML (0) PDF 1021.26 K (2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响应。气候变化风险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或资源环境的可能损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定性和对风险的量化。针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体系,本文从风险指数、风险概率和脆弱性评估三个方面,对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通常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 >论著
    • 夏季东亚地区AOD与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的联系及季风环流异常:季节趋势影响

      2015, 38(2): 165-17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1011008

      摘要 (1448) HTML (0) PDF 3.08 M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00—2013年MODIS-Terra卫星产品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使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分析了夏季东亚地区AOD与到达地面太阳辐射(downward solar radiation flux,DSRF)相联系的主要模态,并分析了其与夏季风变化的关系。夏季多年平均的AOD分布显示,在东亚地区存在两个AOD大值区(>0.9),分别位于山东、河南、河北交界处附近以及苏中部分地区。而在福建、台湾及其附近洋面上,夏季AOD的值小于0.4。地面太阳辐射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往北递增的分布。比较发现,AOD与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分布较为相似。在保留季节趋势的情况下,运用SVD方法对两者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东亚地区AOD与地面太阳辐射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由于相对于年际变化而言,季节趋势是更为主要的部分,因而这种同相关系可归因于季风活动的季节性进程。利用SVD1左场时间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6月(2013年除外),当中国东部气溶胶AOD大而地面太阳辐射亦大时,在中国东南部以及日本岛南部地区,由于气流辐合增强和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降水偏多,而由于副高位置偏南,使得中国中东部偏北地区水汽供应偏弱,降水偏少。由于地面净太阳辐射增强,华北部分地区异常增暖。8月,大陆上空AOD为负(时间系数为负),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北方降水增多而南方降水减少,华北地区有一小范围的异常降温。上述结果表明北方气溶胶明显偏少时,云量增加,降水将增多,且辐射明显减弱;说明夏季风的季节进程对气溶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等具有重要影响。

    • 长波区间太阳辐射对气候模拟的影响

      2015, 38(2): 175-183.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223001

      摘要 (2530) HTML (0) PDF 3.00 M (3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波区间的太阳辐射在气候模式中往往被忽略。利用国家气候中心BCC_AGCM2.0.1大气环流模式,采用矩阵算子辐射传输算法,研究了长波区间太阳辐射对气候模式辐射通量和温度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SCCP和CERES辐射资料为标准,考虑长波区间太阳辐射后,长波区间晴空大气地表向下辐射通量平均误差减小2.05 W/m2,均方根误差减少1.29 W/m2;长波区间晴空大气模式顶向上辐射通量平均误差减小0.70 W/m2,均方根误差减小0.21 W/m2;长波区间有云大气地表向下辐射通量平均误差减小1.38 W/m2,均方根误差减小1.03 W/m2;长波区间有云大气模式顶向上辐射通量平均误差减小0.99 W/m2,均方根误差减小0.30 W/m2。以ECMWF再分析资料为标准,考虑长波区间太阳辐射后,赤道地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温度的冷偏差得到改善,对流层顶温度平均误差减小0.27 K,均方根误差减小0.25 K。

    • CMIP5西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模拟评估

      2015, 38(2): 184-19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0508002

      摘要 (2573) HTML (0) PDF 16.29 M (7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观测海温资料和CMIP5模式模拟结果分析西北太平洋(120°E~120°W,20~60°N)海表温度的气候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选22个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模式模拟的海表温度总体标准偏差在黑潮延伸体区域最大;绝大多数模式能模拟出海表温度的第一EOF模态;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具有较明显的年代际振荡现象,13/22的模式模拟的海表温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振荡,同时海表温度气候态的模拟偏差对其周期振荡模拟的影响较大,尤其在黑潮延伸体区域。

    • 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温度的气候特征及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2015, 38(2): 195-20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525001

      摘要 (1118) HTML (0) PDF 2.65 M (1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1960—2010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方法等,分析了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温度的均方差在高纬度地区大于在低纬度地区。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温度最主要的特征是全区一致变化,除了青藏高原东侧为降温趋势外,其他地区为变暖趋势,其中40~65°N增温明显;其次,高纬度地区表现出“-+-”变化特征。西风环流指数的变化与地表温度的增温密切相关,而EU指数与中高纬度地区地表温度异常的分布类型密切相关。根据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温度的气候特征和时空变化特征,确定了5个关键区。各关键区指数都有增温趋势,但是变化特征不同。不同关键区指数的异常所对应的环流形势异常均不相同,与不同关键区地表温度密切联系的环流因子也不相同。

    • 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代际关系的数值模拟

      2015, 38(2): 205-212.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0312001

      摘要 (1168) HTML (0) PDF 2.30 M (1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NCAR/CCM3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不同海温背景场强迫下,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不同海温背景场下,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对ENSO事件的不同响应,模拟结果与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平均海温背景场强迫下,El Niño对阿留申低压的加强作用比70年代末之前更明显,而ENSO暖位相对蒙古高压的作用则由70年代末之前的轻微减弱变为明显加强。虽然70年代末以后ENSO事件的强度比70年代末之前有所增大,但ENSO对东亚大槽和东亚冬季风的减弱作用反而不再那么明显;同时在高空风场中,由ENSO激发出的PNA型异常环流在70年代末以后明显加强。

    • 基于Hybrid EnSRF-En3DVar的雷达资料同化研究

      2015, 38(2): 213-221.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50104008

      摘要 (1128) HTML (0) PDF 2.46 M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WRF模式构建了Hybrid EnSRF-En3DVar同化系统,该系统使用EnSRF方案直接更新集合扰动。利用构建的同化系统针对台风“桑美”分别进行集合协方差权重敏感性试验和同化雷达不同观测资料的敏感性试验。集合协方差权重敏感性试验发现:当集合协方差权重分别为0.25、0.5和0.75时,同化效果优于3DVar试验,其中0.75的集合协方差权重试验得到了分析场的最优估计;当集合协方差权重为1.0时,分析场最差。同化雷达不同观测资料的敏感性试验表明,联合同化雷达径向风及反射率能有效改善大气湿度场和风场,但对风场的改善效果不如仅同化雷达径向风好。将EnSRF集合扰动更新方案与扰动观测方案综合分析发现,扰动观测方案集合离散度较小,计算代价大,EnSRF方案优于扰动观测方案。

    • 中国东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2015, 38(2): 222-231.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509001

      摘要 (1258) HTML (0) PDF 3.24 M (1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GIMMS/NDVI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年内、年际尺度上研究了1982—2006年我国东北区域地表植被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特征显著,总体上INDV(描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年际尺度平均状况)沿东北—西南方向递减,其中林地INDV及ΔINDV(描述NDVI年内变化)最大,分别为0.41和0.70,草地最小;草地区域INDV平均增加6.21%,耕地INDV有小幅增加,林地有所减小。温度、降水是影响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总体上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年内尺度的相关系数大于年际尺度的相关系数;在年际尺度上,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以耕地最大,平均为0.60,耕地和林地区域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年内尺度上,NDVI与温度、降水的相关系数以林地最大,分别为0.90和0.75;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温度对地表植被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以近似线性的趋势降低;在年内尺度上,温度、降水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速减小,温度和降水对林地的影响均较快;降水的影响较温度的持续时间更短。

    • 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及其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2015, 38(2): 232-240.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21003001

      摘要 (1432) HTML (0) PDF 4.15 M (18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大西洋风暴轴特征指数和西伯利亚高压特征指数,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及其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暴轴经度指数与西伯利亚高压纬度、强度、面积指数显著相关。风暴轴经度指数正异常月,大西洋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向东扩展到欧洲乃至乌拉尔山以东,西伯利亚及东亚地区反气旋式波破碎加强,瞬变波对月平均气流的反馈作用使得欧亚大陆上空50°N以北西风加速、50°N以南西风减速;中纬度经向环流加强,气候态的西欧沿岸脊、欧洲东部槽、青藏高原北部脊均加强,东亚大槽减弱东移;在西伯利亚地区,暖空气向北输送加强,来自极区的冷空气南下减弱,致使西伯利亚及东亚地区温度偏高,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减少、纬度偏南、强度减弱。风暴轴经度指数负异常月的情况则反之。

    • 利用亮温资料建立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的研究

      2015, 38(2): 241-248.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110008

      摘要 (1003) HTML (0) PDF 2.78 M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太湖地区2009年1—4月TP/WVP-3000型微波辐射计的亮温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降水开始前4 h,微波辐射计有7个通道的1级亮温资料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利用降水个例与无降水个例亮温差值最大、降水个例与无降水个例亮温标准偏差差值最大两个标准,选择合适的通道进行降水临近预报。通过计算得到,第1通道的亮温差值最大,而第5、6通道的亮温标准偏差差值最大,因此可分别将第1、第5和第6通道的亮温观测值作为预报因子。根据判别分析方法,分别在降雨前15 min及前30~330 min(时间间隔为30 min)建立12个预报方程,并通过自身验证对每个时间点预报的准确率进行检验,最后选择降雨前90 min的判别方程用于预报,其预报准确率为87%,空报率为24%,漏报率为13%。

    • 一次暴雨过程中湖北西北部和东北部降水差异的成因分析

      2015, 38(2): 249-258.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0102001

      摘要 (1053) HTML (0) PDF 8.91 M (1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地面自动站资料和NCEP提供的0.5°×0.5°高时空分辨率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2日一次暴雨过程中,湖北西北部与东北部降水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西北部的降水发生在高低空急流发展时期,且西北部很快处于后一个高空急流的右前方,不利于西北部降水持续发生;东北部降水发生在高空急流稳定期与低空急流发展期,高低空急流耦合,诱发中尺度低涡形成,导致持续性强降水。2)水汽输送在西北部集中的时间短,提供的水汽有限;在东北部集中的时间长,提供的水汽充足。3)西北部不稳定能量释放得快;东北部一直存在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该地区天气尺度系统猛烈发展,激发重力波,造成强降水。4)西北部锋生位于随高度向北倾斜的锋区中,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强降水很快结束;东北部锋生位于随高度向南倾斜的暖区锋区中,冷空气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对峙,产生较强的倾斜项锋生,有利于东北部的长时间强降水。

    •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起始释放高度研究

      2015, 38(2): 259-266.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31226008

      摘要 (1027) HTML (0) PDF 1.35 M (19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第23太阳周的太阳高能粒子、米波段和DH波段Ⅱ型射电暴的爆发时间和高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产生后,先后爆发米波、DH波Ⅱ型射电暴和高能粒子事件,它们爆发的高度也由低到高。米波、DH波Ⅱ型射电暴的爆发时间和高度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否发生并无明显关系,但伴随米波段和DH波段Ⅱ型射电暴的CME有更高的产生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概率。

    • >短论
    • 球面E-P通量的计算及其应用

      2015, 38(2): 267-272.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1023003

      摘要 (2174) HTML (0) PDF 5.66 M (1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讨论了行星波作用通量Eliassen-Palm flux(E-P通量)在球面准地转条件下的表达式,纬圈环状总质量权重的变换形式,及其在绘图分析中的应用与技巧。结合实例,通过对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Interim的计算绘图,说明不同形式E-P通量在实际分析时的差异及特点。

    • 全球闪电活动与对流层上部NO及O3的相关性分析

      2015, 38(2): 273-278.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416001

      摘要 (1100) HTML (0) PDF 1.35 M (1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闪电对对流层上部微量气体的贡献,利用全球水资源和气候中心(GHRC)提供的1995年4月—2006年6月的闪电卫星格点资料,以及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上的卤素掩星试验(HALOE)1991年10月—2005年11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和O3体积分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全球闪电12、1、2月集中在南半球,6—8月集中在北半球,全球闪电的季节分布与NO、O3类似;NO体积分数在350 hPa附近达到最大,该高度的南半球NO体积分数变化范围为7×10-12~11×10-12、北半球为3×10-12~17×10-12;450~300 hPa,北半球夏季O3体积分数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同一高度上夏季的值比年平均值大25%左右,南半球夏季O3体积分数高于冬季,但差异并不大。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及O3的密切关系,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有力证据。

    • 大气PM2.5源解析“源清单化学质量平衡法(I-CMB)”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015, 38(2): 279-284.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41201001

      摘要 (1041) HTML (0) PDF 896.67 K (1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受体模型对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有机气溶胶不能给出有效源贡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污染源清单的化学质量平衡(Inventory-Chemical Mass Balance,I-CMB)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代入北京市近年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了解析应用。结果表明,燃煤是北京大气PM2.5的最大来源(占比约28.06%),其余依次为机动车(19.73%)、扬尘(17.88%)、工业(16.50%)、餐饮(3.43%)、植物(3.40%)。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hemical Mass Balance,CMB),I-CMB的源解析过程对源成分谱的要求较低、抗干扰性更强,计算结果均衡、详尽,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大气PM2.5控制的需求。

    • >气象史
    • 我所知道的陈学溶老前辈

      2015, 38(2): 285-287.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50116007

      摘要 (1007) HTML (0) PDF 816.61 K (1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地址:江苏南京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邮编:210044

联系电话:025-58731158    E-mail:xbbjb@nuist.edu.cn    QQ交流群号:344646895

大气科学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